金沙源 - 耽美小说 -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72

分卷阅读672

    举夺冠之后,所有人都知道韩非的名字。

在早几年,秦国的学子是绝对不会参加辩论的,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屑于同山东六国相比较这种听上去拙劣又高贵的理由,而是秦国根本就没有能够与山东六国一战的士子。

老秦无士子,这可不是胡说八道。

文化上,他们应该算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了。

然而,这情况在灞下学宫建立之后飞速地扭转了。

所谓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只要这些都跟上,再有一批并不蠢笨的学生,想要赶上山东六国的底蕴虽然还需要不少年,不过单纯地想要在辩论上胜过他们,还是挺简单的。

第一年,灞下学宫的人虽然没有夺得魁首,却有一个好成绩。

第二年,他们开始有人名扬中原大陆。

……

等到今年,韩非子的文章凭空出世,在六国文化界就如同晴天霹雳,向众人宣告,现在他们不仅有出色的学子,而且还有了出色的大师。

那人的国籍这些学子是不管的,毕竟现在的学子都满天下求学,与其说是国家培养了他,倒不如说是他的老师,他所处的环境培养了他,在哪个国家求学任职期间弄出了重大学说,就是那个国家培养他,这已经成为了共识。

韩非成名的过程很简单,秦国负责答辩的人观点新奇,虽然像是法家的思想,又好像混合了儒家道家,但在这些熟读经书的人面前一开腔,就发现这让他们有点熟悉感的文章,其实并不属于任何一家。

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样精妙的言论,定然不能是临时组织出的语言,肯定是有出处啊。

然后就顺理成章引出了韩非的等等篇章。

炒到这一波,就算叶孤城不接着当推手,韩非的名字都将传遍各国,因为这辩论会一年两次,可以说是读书人的盛会,现在的成名大师当年就是从这辩论会上出来的,可以说是最好的处子秀。

接下来只要等待时间发酵,就可以变得越来越有名气,五年之内应该就能算是法家大师了。

但是不够啊,叶孤城可没有五年的时间给韩非等待。

现在就要看朝廷的配合了,这年头的读书人大部分的志向就是进入朝廷,让他们学说可以为当权者所用,这就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至于三请四邀进入学宫当祭酒,这待遇就更加了不得了。

当韩非已经在读书人中有名声时,秦国公开宣布要用他的学说作为新的法家根基,简直就是惊爆全世界。

要知道,就算是学说再好韩非都是个韩国人啊,而且不是一般的韩国人,是韩国的宗室,你秦国喜欢招揽别的国家的人才着大家都知道,还能称赞一句心胸宽广,但如果用的人不仅仅是外国人,还是宗室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心胸宽广可以解释的了。

不出所料,秦国朝廷上的族老集体反对,为了秦王的诏书,都要秦王收回成命,谁叫他是真的准备让韩非的学说代替商鞅学说在秦国的地位,虽然都是法家,但是国本和一起其他国家不知道是不是心怀不轨的读书人这能比较吗?

然而族老集体反对没有办法,因为以吕不韦为首的大臣是站嬴政的。

在新政实施的时候族老就集体抗议过,但是抗议无效,更不要说虽然他们哭天抢地国将不国,但秦国却是真的一天一天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农业证明他们的方针是正确的。

既然是正确的,那就接着实施下去啊。

自从新政开始之后,已经有不少人认识到商鞅的那一套对秦国来说有点老了,在秦昭王时代商君书确实带领秦国走向了兴盛,但是现在,他们需要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新学说,新方针。

虽然不知道韩非的理念能不能支撑秦国走向真正的兴盛,但是目前看来,好像也没有比他的学说更加完整的,更加有实用性的学说了不是吗?

当然,韩非的也不能全盘照搬,还需要柔和与修正。

这时候,朝廷上越来越多的儒生就起到了作用。

但不得不说,比起较早的商君书,韩非的法家理念是他们可以接受的,果然不愧是荀子的学生吗?受到过相对而言更加完整的儒家教育,不知不觉间儒家的部分理念融入了新法家中,所谓的学习不就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嬴政的推手,韩非的名声更上一层楼,这时候大家就开始扒一扒了,比如说他是荀子的学生,原本回到韩国一心想要强国,但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在了秦国。

招贤令?

懂行的人嗤之以鼻,怎么可能!

招贤令虽然招贤,可没有听说过招别家的公子!

更不要说当韩非的学说从秦国公布之后,韩国人并没有什么反应,也没有出面谴责韩非为什么不对自己国家献上这等学说,这就证明,韩国早就知道他的存在,并且刻意无视了。

读书人八卦起来简直就不要命,又有人开始回顾当年稷下学宫他越来越低的生活费,这些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然后回到韩国之后多次上疏却不被重用。

结论很明显,这样一个人才为什么会默默无闻多年,因为韩国不要他啊!

其他国家的人扒出来之后就不得不感叹秦国运气好了,捡漏小能手,自己国家不盛产读书人,就去捡别的国家的,一捡一个准。

然后就顺便暗地里讥笑一下韩国,啧啧啧,真不愧是韩国,干得这叫什么事!

虽然山东六国都被秦国打得起不了身,但就算是输也有个高低的,韩国这种天天大摆乌龙阵的,肯定被剩下五个国家耻笑啊!

听说秦国新修建的正过去就是韩国的水工修建的,明明是能解决干旱问题的人才却偏偏送到别的国家,是智障吗?

类似于上文的言论在各个国家之间传递。

然后身为被简陋对象的韩非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大学者。

叶孤城:=v=

计划通!

估计现在唯一不爽的就是韩王了,他才不相信韩非这么能耐,明明是自己不要的读书人,跑到秦国转一圈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才!

身为被讥笑的对象,他都要气死了。

韩国的朝廷鸦雀无声,其实谁都知道,如果韩非真的有外面传得那么能耐,自然是召回自己国家最好了啊!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敢和韩王提这个问题。

他既然那么相信自己的判断,不停出昏招还不知悔改,起码就证明了韩王是一个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执拗的人。

这样的人是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的,外国都谴责他一定不是因为他真的做错了,而是因为秦国的阴谋。

对了,还有韩非!

如果说他一开始只是单纯地讨厌韩非,现在可以说是厌恶至极了,这人竟然串联秦国